山东曹县:深耕小芦笋 种出产业链

祁志杰 曹县报道 通讯员 李龙杰

山东曹县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地和气候适宜芦笋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曹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被农业部命名为 “中国芦笋之乡”,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集聚区",“曹县芦笋”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芦笋产业成为曹县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曹县深耕芦笋产业发展,通过科技赋能,小芦笋种出产业“金链条”。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访,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处理芦笋食材,鲜嫩的白芦笋经过清洗去皮、漂烫杀青、冷却罐装等工序,被做成的芦笋罐头产品,将搭乘“一带一路”“曹县芦笋班列”销往德国。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根据国内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自主开发了不同类别和口味的芦笋罐头、饮料、保健品等新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去年,公司年出口芦笋罐头4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70%。

曹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通过科技研发,加强芦笋种质资源和新品种选育研究。2023曹县芦笋文化节暨芦笋新品种新闻发布会上,由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杭州浙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历经30年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高耐盐碱性、稳定高产、口感营养具佳等优势特点的芦笋新品种“航天6号”宣布问世推广。

在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上百个培养皿整齐摆放在架子上,技术人员在做项目科研;在芦笋种质资源苗圃试验田里,培育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芦笋品种,“绿宝石”、“白雪公主”、“荷塘月色”等种苗幼株破土而出;在公司展厅,即食芦笋罐头、芦笋茶、芦笋汁、芦笋啤酒、芦笋调料、芦笋化妆品等特色精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公司总工程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周长生介绍,为拉长芦笋产业“金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企业多年持续投入科研经费占比达3%以上。

制种、育苗、种植、加工、储藏、销售……曹县与芦笋生产相关的环节一应俱全,全县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带基地、联农户、种产加、储运销一条龙全链条的芦笋产业化发展格局。为畅通循环链,打通内外销售通道,曹县通过陆海空联运、互联网境内外销售等,曹县芦笋由“土特产”变身“国际范”,由内销为主变为外向型俏销,由传统种植走向集约化智慧种植。

“有合作社全程技术指导,保价敞开收购,不用担心芦笋种不好、没销路。”曹县青堌集镇种植户魏钦民说,他种了15亩地的芦笋,今年丰产丰收,能卖30多万元。

魏钦民所说的合作社,是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镇上成立的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订单式回收芦笋产品。这家企业建设了50亩联栋智能现代化育苗场,研发培育的2000-3F1、盛丰F1和TC30芦笋杂交新品种,获得“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专家组验收通过,不仅解决了社员育苗难题,还为国内22个省及泰国、越南、印尼、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年供应优质芦笋种苗2000万棵。该企业在青堌集镇建成400亩芦笋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

“平时有30多名工人在示范园务工,在芦笋采收旺季,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55岁的青堌集镇农民王明强说。

“现在订单很多,每天的采收量能达到1万多斤,遇到加急订单我们通过‘鲜笋空运’发送目的地城市,常规的企业订单通过冷藏车快运至加工厂。”曹县华东芦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保真说。

据介绍,目前曹县有8个乡镇建有无公害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总种植面近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芦笋加工企业22家,年加工能力20万吨,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

热门相关:新书   超级吸收   独步仙尘   极品仙师   你是我的难得情深